李忠“上岸”抢滩预制菜谋突围 国联水产预计扭亏27亿存货仍待消化
炒股就看,上岸权威,李忠专业,抢滩及时,预制预计亿存全面,菜谋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突围 来源:长江商报 危中寻机,国联李忠和他的水产(300094.SZ)迎来转型路上的新机遇。 近日,扭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货仍化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待消这是上岸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无疑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李忠 作为近年转型预制菜赛道较为成功的抢滩代表,国联水产显然受益颇丰。预制预计亿存 国联水产由湛江人李忠创立,因两次打赢对美官司,李忠和国联水产成为水产界传奇。2018年,国联水产达到业绩高光,然而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19—2021年出现连续三年亏损。 危机时刻,李忠选择调转船头,大胆“上岸”——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剥离上游养殖板块,积极加码预制菜业务。种种举措下,2022年全年国联水产预计实现扭亏。 不过,创伤一朝难愈,高企的存货、债务问题都亟待解决,李忠能通过预制菜带领国联水产再次崛起吗? 两次打赢对美官司 法庭上两赢美国政府,国联水产创始人李忠无疑是水产界的一个传奇。 敢想、敢干、敢闯是李忠创业路的写照。 18岁那年,出身清贫的李忠凭借着机灵的头脑,发现了对虾的商机,一脚踏入水产行业,31岁那年,他已成为海南最大的虾贩。李忠并不满足于此,他发现,国外市场似乎隐藏着更大的商机。李忠展现出了他的坚决和魄力,英语基础几乎为零的他,在2002年只身一人前往美国推销产品。 经过不断的努力,李忠竟真的为国联水产打开了美国市场的销路,2003年底,国联水产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美元,外销占比高达95%。 然而好景不长,2004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原产于中国等6个国家的冷冻和罐装暖水虾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国联水产成为被强制调查对象,凭借着对自身生产规范的底气,在各方的帮助下,经过近一年的苦战,国联水产成为这起官司中全球输美对虾企业中仅有的两家 “零税率”企业之一。这也令其一战成名,海外订单一时间应接不暇。 2013年初,李忠又惹上了对美官司,即反补贴官司。作为美国对中国反补贴调查第一案中唯一一家应诉的企业,国联水产肩上扛着沉重的压力。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这起官司惊险逆转,ITC最终裁决中国输美的暖水虾未对美国相关产业构成实质性损害。国联再次获得“零关税”。 2018年,国联水产一度达到业绩高光,当期实现营收47.29亿元,净利润2.31亿元。 然而,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都很难做到始终一帆风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海运、空运受阻,全球供应链告急,国外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李忠和他的国联水产陷入至暗时刻。 这为国联水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库存压力骤增,可变现净值下降。 2019—2021年,公司存货分别为23.97亿元、23.97亿元、27.46亿元,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7.82%、49.65%、53.64%,存货周转率连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分别达5.36亿元、2.66亿元及1.52亿元。 由此,国联水产连续三年出现亏损,各期分别实现营收46.28亿元、44.94亿元、44.74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4.64亿元、2.69亿元、1384万元。 押宝预制菜谋变 国外市场卖不动了,怎么办?李忠选择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并瞄上了同期火爆起来的预制菜赛道。 根据财报,国联水产的预制菜品专注于水产行业,以对虾、小龙虾、鱼类为主,涵盖快煮、裹粉、米面、火锅、小龙虾、风味鱼等系列,基本覆盖从餐桌到餐厅的主要消费场景。 2019—2021年,国联水产预制菜营收分别为6.34亿元、7.29亿元、8.41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预制菜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36.17%。根据国联水产披露的预制菜战略规划,2025年,公司预制菜营业收入将达到25亿元。 国联水产在近日调研报告中表示,公司2022上半年国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64.02%,国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35.98%。去年以来,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卖全球”的销售格局,已涵盖了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以及东南亚和东北亚(日韩)等核心区域。 与此同时,由于上游板块亏损幅度较大,国联水产在2022年二季度已关停上游养殖业务,减少公司对上游板块的资本性投入,把资金投入聚焦在水产食品加工业务。 通过不断的业务调整,国联水产业绩亦转好,2022年,其净利润预计为2700万元—4000万元,实现扭亏。 但创伤留下的瘢痕难以一朝治愈。2022年三季度末,国联水产仍存有27.36亿元的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达到51.37%,占流动资产比例69.72%。 国联水产还有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那便是债务。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账面资金仅为1.9亿元,而同期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高达15.01亿元、8875万元。 不过,春的脚步愈来愈近了。2022年末,国联水产10亿募资完成,资金压力或能得到一定缓解;另一方面,利好政策袭来,预制菜赛道正在升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恩捷股份回应!
- 2022酒业年度热点人物之耿超:破旧立新,开启燕京二次创业变革路
- 小米MIUI 14最新升级计划出炉:小米11、Redmi K40等25款机型在列
- 节后复工赶订单 沿海地区“抢人”忙
- 美联储官员再次强调升息必要性 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 白酒抢占春节\
- 拜登用“10万美元悍马皮卡”宣传减税优惠遭嘲讽,被批“脱离现实”
- 特斯拉2022年在华营收增速大幅放缓 计划扩大资本支出
- 微软向索尼提供10年协议以保证《使命召唤》会留在PlayStation上
- 九安医疗:拟使用不超20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与证券投资
- 《满江红》战“大V”
- 晶澳科技投资400亿扩产 光伏行业即将加速洗牌?
- 美国第二季度非农企业部门生产力下降4.1%
- 29只新基大展宏“兔” 权益产品占比逾七成
- 便血突然“造访” 不可小视
- 财政部:2022年12月份全国共销售彩票618.49亿元,增长91.7%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
- 谷歌最大“现金奶牛”危了:广告市场占有率连年下降,数起反垄断诉讼缠身
- 一批巨亏“业绩雷”昨夜炸响,却未见“股价雷”相随,航空、地产多个行业正待业绩利空出清
- “提前还房贷”为啥掀高潮?到底要不要提前还房贷?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