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发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题:金融精准发力 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
新华社记者吴雨
创设金融工具、金融精准进步经济基础推出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措施、发力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今年以来,巩固稳健的恢复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金融精准进步经济基础当前,发力金融系统正加速落实政策部署,巩固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恢复
金沙江左岸,金融精准进步经济基础连绵的发力山脊高低起伏,巨大的巩固叶片搭乘着卡车爬坡穿林。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小街一期风电项目,恢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金融精准进步经济基础“风力发电项目发展潜力大,发力但也由于投资总额高、巩固建设周期长、施工难度大等因素,对融资时效性和价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负责该项目建设的四川省能投会东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先生说。
今年5月开始,中国陆续为该项目投放信贷2亿元,支持项目顺利推进。不仅如此,该项目贷款还成功申报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利率较一般公司贷款利率低了70个基点,相当于每年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约140万元。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一种。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新工具,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特定领域和行业的信贷投放。
近期,多家银行发布了半年报。相关信息显示,上半年,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绿色信贷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0.54%;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
在精准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助力银行体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信贷平稳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元,同比多增5161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工具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前期出台的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的成效正在显现。
近期,长沙易通拓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将从三一集团收到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换开成中信银行承兑的1000余万元银票,直接支付给上游供应商。“这样操作下,我们只需要支付0.05%的手续费,而上游供应商既可选择以1.6%左右的利率办理票据贴现,也可选择质押融资。”公司负责人周濂溪说。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产品经理刘辉介绍,该行依托三一集团等核心企业搭建了集群资产池,可帮助上下游中小企业盘活各类应收资产,加快资金流转,降低融资成本,成为支持中小企业的有力抓手。
此前,人民银行、外汇局出台了23条金融助企纾困一揽子措施,其中特别强化了对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发挥供应链票据等金融工具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
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共建立包含68.5万家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名录库,累计发放贷款10.2万亿元;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促成应收账款融资36.5万笔,金额16.7万亿元。
当前经济延续6月份恢复发展态势,但有小幅波动。董希淼表示,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有效引导和正向激励,推动继续降低贷款实际利率,让企业和居民切实感受到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8月22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分别降至3.65%和4.3%。今年以来,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已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在此带动下,企业贷款利率屡创新低,1月至7月企业贷款利率为4.29%,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
增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支持发电企业发债融资……8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不少金融举措。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新政策落地充满期待。(完)
相关文章
年内降幅超百点 11月103城主流首套房贷利率再降至4.09% 业内预计住房信贷宽松仍将持续
财联社11月21日讯记者 徐川) 自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实现非对称下调后,近几月LPR利率均维持不变。今日发布的最新一期1年期LPR报3.65%,5年期以上LPR报4.30%,预示着在下一期L2025-07-06- 转自:北京商报电动车价格战,不仅仅在中国。在“老家”美国,由特斯拉搅动的降价潮已然兴起,甚至还有车企不惜付出亏损的代价。而对于美国车主来说,今年买电动汽车或许将会变得更便宜。不仅大量价格更低的电动汽车2025-07-06
半导体大厂2022年业绩启示:汽车业务支撑 部分减缓生产开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1月末,全球半导体大厂陆续发布2022年的财务表现。即便是身处绝对竞争优势地位的台积电,都出现了短期业绩承压,这显示出行业整体都处在逆风行情中。当然半导体作为周期性2025-07-06- 来源:工人日报恶意调岗降薪、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发动同事排挤孤立……为逃避经济补偿,一些企业玩起了“逼人离职”的花招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推定解雇”制度,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本报记者 陈曦阅2025-07-06
- 新京报讯 11月22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一封公开信,全文如下:亲爱的亦城街坊邻里们:现在是午夜零点,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北京经开区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我2025-07-06
2月市场怎么走?机构这样看!最新“金股组合”出炉,18股获多家券商看好,这些股业绩超预期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数据宝 多家券商集中推荐的“金股组合”来了。机构认为2月市场有望持续修复1月以来,A股市场呈现整体修复态势。沪指单边上行,累计收涨5.39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