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IPO终止审核数量创新高,创业板年内被否企业已超去年全年
在上市审核中心一遍又一遍的月I业板已超问询中,企业自身存在的终止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在经历了2轮问询后,审核数量9月7日,创新珠海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保荐人民生证券向上交所提交了IPO材料撤回申请,高创上交所终止了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年内审核。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到9月8日,被否年内A股IPO终止审核企业已达到196家,企业去年全年其中,月I业板已超科创板为21家,终止创业板110家、审核数量北证22家、创新主板(沪市主板、高创深市主板)共43家。年内 按照月度分布,被否仅今年8月份,就有38家IPO企业终止审核,数量达到年内新高。 主动撤回IPO材料为哪般? 按照月份分布来看,今年8月份,共有38家IPO企业终止审核,数量达到年内新高。其中,创业板IPO终止家数多达25家,为创业板今年终止家数最多的单月。另外,3月份共有33家企业终止审核,数量仅次于8月。 “从主动撤回材料、终止IPO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是拟上市企业进行了多轮问询后作出的选择。”深圳大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咨询专家谭格非对第一财经采说。 谭格非分析,一般来说,IPO企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文件的原因大致分为8种:包括对注册制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不符合板块定位;在报告期业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报表异常变动,不能说明其合理性;未能按时、按要求回复监管问询;未及时更新申报材料,导致财务资料过期三个月自动终止;下游市场发生变化,经营战略需要调整;在财务、法律等方面不规范问题未解决,影响合规性;仓促申报,尽调工作有瑕疵等。 此外,首发申请企业现场检查也是触发企业主动终止审核的原因之一。今年第一轮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中,9家被抽中的企业中有4家撤回材料,撤回率达到44%,第三轮首发现场检查中,6家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主动选择了撤回,撤回率达到30%。 “一些担心现场检查查出问题的、抱有‘闯关’心态的企业,只能主动撤材料,以备再战。”谭格非说。 按照行业来划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IPO企业终止审核数量最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终止数量排在第二位,专用设备制造业终止数量排在第三位。 而从保荐机构来看,终止审核的企业中,的项目最多,达到13个;其次为,为12个;11个项目终止审核;另外,、华泰联合均有10个项目终止审核。 创业板上会被否企业超过去年全年 创业板的终止审核案例中,也包括审核不通过的企业。今年前8个月,创业板已有11家IPO企业闯关失败,数量超过2021年全年的8家。 这11家企业,大部分经历了2-3轮的问询,在上市审核中心一遍又一遍的问询中,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从被否原因来看,首要因素是不符合创业板定位,未能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特征,在11家企业中,有3家因为该原因而被否;其次是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在11家中,同样有3家因为该原因被否。 除了这两大因素外,还包括业务的规范性、会计处理的规范性、业绩的可持续性、实际控制人认定以及所持股份权属是否清晰、原始单据是否保存完整等都会成为被否的诱因。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拼多多要出海了,能教会美国人“砍一刀”吗?
- 中金:予柠萌影视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4港元
- ST洲际回应600759被脱口秀带火:就是讲了个笑话,公司与笑果文化没合作
- 北京经开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示范区
- 未盈利成长股遭投资者抛弃 二手车平台Carvana今年暴跌97%
- 中秋假期全国共揽投快递包裹超17亿件
- 特斯拉计划明年年初将柏林超级工厂周产量提升至5000辆
- 最新统计:全国就业人口近半都是年轻人
- 九价HPV疫苗扩龄,专家不建议盲目等苗、重复接种
- 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漠光伏基地开工,“宁电入湘”提速
- 青岛:9月13日0时至12时新增本土“2+6”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传达哪些信息?专家解析
- 金融街论坛热议宏观经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趋势未变
- 大润发被罚5万,销售标注虚假生产日期食品
- 河南男子称吃月饼咬到螺丝磕坏两颗牙 厂家回应
- 很久没抓具体业务的史玉柱,“重返一线”给游戏提修改意见
- Twitter为付费用户推“编辑”按钮:30分钟内可更改推文
- 2022目标守卫者报告:全球目标的未来
- 新西兰8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8.3% 创13年来最大涨幅
- 瞄准储能高景气赛道 多家上市公司打起钒电池“牌”:包括龙佰集团、钒钛股份、永泰能源、山东海化等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