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睡师月入超3万元 经济日报:对新兴职业不妨多些包容
经济日报 新职业之所以备受关注,哄睡在于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师月前沿方向,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入超日报需要。只要新职业有积极意义,经济大可对其持开放和欢迎的对新态度。 “月入超3万元”“包月套餐标价1.8万元”……近日,兴职一种名为哄睡师的妨多新兴职业火了起来。有网友惊讶于其高昂收入,包容惊呼睡个好觉太值钱;也有网友觉得“花钱雇人哄自己入睡”这事不靠谱,哄睡噱头大于实际。师月 新职业的入超日报出现有一定规律性,它是经济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新产业升级而发展起来的兴职。其备受关注,妨多不仅仅在于其高薪酬,更在于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方向,并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哄睡师的兴起为例,其背后是超过上亿存在睡眠问题的人群。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各年龄段人群普遍存在因压力大而睡不好的现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睡眠问题,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催生了睡眠经济的兴起。 有观点认为,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打一通电话把心事全盘托出,这就是哄睡师的工作。其实不然,从市场情况看,要胜任哄睡师这份工作,既要经历聊天、沟通、声音等方面的培训,也要掌握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从2019年至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多批新职业信息,包括零售、贸易、餐饮、物流、交通、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一个个新职业从出现不被看好,到被正名,再到有了完善的相关薪酬数据统计,既满足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双向选择需要,也促进了劳动者的就业创业。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其有积极意义,大可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对其支持,这应该成为社会对待新职业的准则。 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化和变化,新职业的技术含量将会越来越高,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健康良好的行业发展,离不开行业自律和监管规范。目前,哄睡服务作为新兴行业,尚无统一准入制度和职业规范,从业人员资质良莠不齐,行业存在灰色空间和发展隐患。 因此,相关部门需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对哄睡师的职业技能标准作进一步完善,使监管有法可依;平台经营者也应不断完善服务规则建设,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法媒:马克龙宴请欧洲工业家,呼吁他们留在欧洲
- 公司问题重重、股价频被炒作 谁把炼石航空玩坏了?
- 央行今日进行2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银行风险分类新规出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 富力地产:预计上半年净亏损约70亿元
- 韩国军方称朝鲜发射两枚弹道导弹
- 商业地产升级从何处发力
- 沪指昨涨2.06%!大金融功不可没
- 《阿凡达2》卖座率达85%!美最大院线CEO感谢马斯克:推特真强大!
- 收评:沪深股市集体大涨,北向资金大幅涌入逾60亿
- 冠通期货:半是蜜糖半是伤 尿素短期反弹对待
- 增持来了!看好银行业绩 股东、高管、基金积极增持银行股
- 官方:重点对随意封控等问题开展整治!
- 罕见!监管重磅发声,警惕!非法!这公司盘中暴跌38%!
- 西凤酒将优化产品与市场,加大向团购等渠道发力
- 广州国资接盘奥园健康控股权背后,惊现“独立第三方”
- 马斯克继续大裁员:推特最快周一裁减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国美金融科技公布郑晓晴获委任为公司秘书
- 降息空间几何?LPR连续6个月未调,“房奴”如何减负?
- 市值超百亿,真兰仪表登陆创业板,股价涨近30%!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