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日本市场,比亚迪撕开“进口禁区”
▲ 图源:比亚迪 文 | 郭怀毅 编辑 | 李皙寅 在从特斯拉手中摘下2022年半年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后,进口禁区比亚迪将目光瞄向了号称“进口车禁区”的挺进日本市场。 7月21日,日本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在日本首都东京召开发布会,市场正式宣布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比亚并亮相元PLUS、迪撕海豚和海豹三款车型。进口禁区其中,挺进元PLUS预计于2023年1月发售,日本海豚和海豹预计分别于2023年年中和下半年发售。市场 因为本土品牌众多,比亚竞争非常激烈,迪撕一些传统的进口禁区国外品牌多年前就退出了市场。日本因此被视作“进口车禁区”,挺进这一情况如今有了变化。日本 虽然在燃油车时代外国品牌很难打入日本市场,但因为日本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短板,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或能有所作为。口子一旦撕开,先期站稳脚跟的车企,有望成为桥头堡,减少进入阻力。 今年,中国有望在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国的基础上,新晋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回顾过往中国汽车出口历程,可以明显看到,中国汽车出口卖点,由性价比转向高科技,附加值逐渐增高的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的关键技术策源地。 01 燃油车时代的“进口禁区” 新能源时代迎来契机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携手本土优秀的经销商和合作伙伴,逐步建立完善的销售和服务体系,为日本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和更好的服务体验。”7月21日,比亚迪亚太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刘学亮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悉,比亚迪新成立的乘用车销售公司BYD Auto Japan(横滨市)将建设销售网,提供客户支持、充电及售后服务。新公司社长东福寺厚树表示,计划到2025年在日本全国开设100多家专卖店。 其实,比亚迪的产品早已登陆日本市场。1999年,比亚迪就已经开启了其日本业务。目前,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纯电动叉车等业务都已经登陆日本。 但在外界看来,比亚迪想打开日本乘用车市场可能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因为除了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德系豪华品牌能在日本市场有所斩获,日本市场对其它外来的品牌几乎就是“进口禁区”。 IHS Markit轻型汽车产量分析师川野义昭就曾分析称:“日本本土品牌众多,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传统的国外品牌多年前就退出了市场。其中,福特已经彻底淡出市场。” 不过有专家指出,日本市场会成为“进口车禁区”是因为日本车企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有优势,而电动汽车则是日本车企的短板,这或将为中国企业提供出海空间。 “日本车企在传统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但电动汽车却是他们的短板,而比亚迪的长处正是电动汽车。所以,比亚迪进军日本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中博联智库特聘专家、汽车分析师张翔对财经汽车表示:“特别是比亚迪已经在中国取得成功,有了丰富的经验再去开拓日本电动车市场,我觉得是会有所作为的。” 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JADA)的数据,2020年,日本新车销量为459.9万辆,其中电动汽车的销量1.5万辆,占比仅为0.38%。但根据日本政府的规划目标,最晚到2035年,要实现所售新车全部为电动汽车,但不排除使用汽油的混合动力车。 相对于日本政府定下的目标,日本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存在的明显短板无疑给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以契机。 “日本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强,日本政府一直以来也很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日本推广新能源车的市场环境好,发展潜力大。”在谈及进入日本的战略规划时,比亚迪方面对财经汽车表示:“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比亚迪拥有20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此外,比亚迪已服务超过210万车主,这些经验将帮助比亚迪更好地服务日本市场。”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4万辆,超过了特斯拉的56万辆,摘下了今年半程新能源汽车销冠。 02 碳中和大势所趋 中国汽车出口迎来机遇 相比于比亚迪的蒸蒸日上,日本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今年,包括丰田两大日系龙头车企相继在中国市场投放了全新的纯电汽车。其中,原本计划于6月在华上市的丰田bZ4X则被“紧急取消”。与此同时,丰田宣布在多个海外市场召回bZ4X,原因是安装轮胎的轮毂螺栓有可能松脱,导致轮胎有脱落风险。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巨头之一,丰田在电动汽车领域遭遇的挫折令外界颇为吃惊。特别是在此之前,丰田曾经和比亚迪有过长期的合作关系。 2019年,丰田就开始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双方开始公共探讨开发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2020年3月,丰田又和比亚迪合资成立了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当时,来自丰田汽车并担任合资公司董事长的岸宏尚曾表示:“合资公司成立以后,丰田和比亚迪掌握各自技术强项的工程师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切磋造车技艺,从而开发出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性能优异的纯电动车。”然而从目前的情况,作为日本汽车的代表,丰田的电动化转型并不顺利。 但当各个发达市场相继发布燃油车停售时间表的时候,全球汽车产业也到了行业洗牌的前夕。 “碳中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是一个机遇。”赵福全曾对财经汽车表示,目前国外主要还是在追捧电动汽车,国内已经发展到智能电动汽车阶段,中国的电动汽车在国外有质量、性能以及规模效应上的优势。 事实上,中国既是多年来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如今也即将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内需与出口两旺,这在国际上并不多见——汽车出口大国一般要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本身产业结构完善、产能强劲,另一个是本国市场不能过于庞大,以至于本国的产能无法溢出。这就是为何汽车生产大国日本、德国、美国、中国、韩国里,常年位居出口前列的是本国市场相对有限的日德。 目前,海外汽车市场需求加速回暖,而中国汽车产业链条相对完备,生产能力稳定,可及时向海外市场提供优质汽车产品,有效弥补海外市场的供应缺口。特别是是新能源汽车出口爆发式增长,成为新动能。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增长势头极强,车企深感时不我待,唯恐错失先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同比增长超过三倍,达到31万辆。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依旧是亮点,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企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功进入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和市场。 在汽车销售服务平台“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看来,中国汽车能够进军发达经济体的意义绝不仅仅是销量那么简单,他对财经汽车表示:“自主品牌电动车如果可以打进日本这样的发达市场,证明自己的产品力和安全性,那么以后进军其它市场的时候阻力或许也会更少。以东盟市场为例,东盟市场可以说是日系车企的后院,当自主品牌电动车都已经可以顺利进军日本市场,那么以后进军东盟市场或许也会更顺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果味电子烟变装回归,三无产品“奶茶杯”猖獗,化妆品代购转行做代理
- 景区免门票背后:黄山直播一周卖4000万,泰山想靠数字藏品赚3亿
- 中国为何还没能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
- 天然气危机逼近 法国能源巨头“忠告”消费者:立即限制用电
- 希玛眼科:2022年中期实现收入8.82亿港元,同比增长69%
- 陈萍再收“限消令”!身后的国美正布局进军元宇宙…
- 三部门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 欧盟可能施压立陶宛放松制裁 以期缓和加里宁格勒僵局
- 中国城市社会发展百强榜(2022)发布 北京上海深圳分列前三
- 康德一生没离开的地方 将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处?
- 12年涨幅17倍,“工控茅”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最精彩的一次演讲:未来的制造业其实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 米哈游诉五矿信托案将开庭 或涉23亿理财产品暴雷事件
- 俄罗斯指责乌克兰截留过境天然气 威胁从28日起减少对欧供应
- 财经TOP10|突发!恒大集团被申请清盘,水滴筹轻松筹等抽走7成爱心款,QQ被盗系黑产行为?
- 北投集团在副中心承担项目超280个,总投资近4000亿元
- 获批!小商品城4.49亿元拿下互联网支付牌照,公司总经理细解战略布局
- 本周17只新股闯关IPO,中芯集成拟科创板募资125亿元
- 广州南沙:世界半导体产业链重塑进行时
- 俄国防部:俄空天军打击顿涅茨克一处锌工厂
- 酒后无德,私闯民宅,刑拘!德云社辞退原艺人陈霄华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