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楼市“银四月”成色不足,房企拿地热情不高!

楼市“银四月”成色不足,房企拿地热情不高

时间:2025-07-07 02:54:46 来源:替天行道网 作者:百科 阅读:292次

近期,银四月房企陆续披露前4个月销售业绩。楼市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成色“银四月”传统楼市旺季成色不足。不足不高同时,房企多数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拿地有的热情房企干脆没有拿地。业内人士表示,银四月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楼市房地产销售端有望企稳。成色

● 本报记者 董添

房企销售进一步分化

部分房企销售额下滑幅度较大。不足不高

披露的房企房地产项目经营情况简报显示,2022年1-4月,拿地公司销售签约面积约19万平方米,热情同比下降49%;销售签约金额约28亿元,银四月同比下降63%。

融创中国5月5日晚间公告称,2022年4月,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35.7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05.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1.29万元/平方米。2022年1至4月,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859.3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638.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1.35万元/平方米。

2021年4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为547.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为382.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为14310元/平方米。2021年1至4月,集团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710.1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1152.1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1.48万元/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4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212.2亿元,同比下降50.2%;其中,销售额超千亿房企3家,较去年同期减少6家;超百亿房企5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46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155.2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109.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0.7%和51.5%。

融信中国5月6日公告,2022年4月,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43.3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44.43亿元下降69.98%;合约建筑面积约为21.29万平方米,平均合约售价约为20368元/平方米。2022年1-4月,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245.68亿元,总合约建筑面积约为122.21万平方米,平均合约售价约为20104元/平方米。

中国金茂5月6日公告,2022年4月,集团取得签约销售金额102.3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240.3亿元下降57.4%;2022年1-4月签约销售金额约419亿元,上年同期为868.3亿元。

头部房企销售额有望维持高位。根据机构监测数据,碧桂园、万科、保利前4个月销售金额均超千亿元。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4月全国重点62城商品住宅签约面积同比下降44%,环比下降35%。疫情反复叠加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新房市场增长乏力。

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多数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有的房企前4个月没有拿地。

世茂股份公告,2022年1-4月公司无新增房地产储备项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4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4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59.4%。杭州、成都等城市4月集中推地,但房企拿地热情不高。

进入5月以来,热点地区土拍市场有所回暖。

继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之后,广州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结果于5月5日出炉,17宗地块共揽金341.4亿元。与上一批集中土拍相比,广州今年首轮土拍的出让门槛进一步降低,热门地块溢价率达15%,民营企业重返市场并积极参拍,土地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广州首轮集中土拍有两大亮点,沉寂多时的民企出场;两宗地块溢价成交。在政策环境好转的背景下,民营企业的信心正在恢复。

市场预期有望改善

对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给出权威定调。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因城施策”受到支持,接下来“稳楼市”政策会更加频繁落地,购房需求有望逐步释放。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政策释放积极信号,预期各地“因城施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助于稳定购房者预期,恢复置业信心。预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政策发力将显效,市场企稳可期。尤其是基本面支持强的热点城市有望率先企稳,进而带动重点区域三四线城市完成筑底。

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2022年以来近110个城市发布了稳楼市新政,主要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放松限售、推出契税优惠、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合理改善型购房需求获得进一步支持,改善型购房信贷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房地产销售端有望企稳。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深圳加速度!A股“深圳板块”总数达400家
  • 北京延庆:4日以来8名酒店工作人员确诊 一餐馆成为中风险区
  • 失联近半年后,董卿丈夫有新消息!上海百亿富豪及旗下公司被强制执行超7亿
  • 法媒文章:欧美应认识到世界不再以西方为中心
  • 快讯!俄媒: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团抵达扎波罗热核电站
  • 多地加入公积金“全家帮”政策,激活需求效果待考
  • “湘军”出师!财信证券吹响上市号角
  • “东数西算”银川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地启动
推荐内容
  • 全国首个规范租房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租金可调控
  • 上海两家企业导致疫情传播被吊销执照,两名干部被党纪立案
  • 央视网评:“做完核酸手上盖章”是对权利和尊严的践踏
  • 上市前高瓴两次入股,突击大笔分红,绿联科技:靠数据线串起的IPO故事线
  • 借力世界杯,分羹2290亿美元!在“水比油贵”的卡塔尔,中国企业建造了14个足球场大的蓄水池……
  • 斯里兰卡紧急转向求购俄油 燃料库存已不足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