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中交,中石化成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企业
转自:青瞳视角 今日(8月16日),国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新闻办获悉,首套束碳生产石化丝束术企中国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大丝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纤维线中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交中家掌 上海石化是成全产技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生产技术的球第企业,此次中交的握大维生一阶段工程实现全部设备国产化。 上海石化12k碳纤维 据介绍,碳纤在碳纤维行业内,国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首套束碳生产石化丝束术企称为大丝束碳纤维。目前,大丝国内每束碳纤维基本处于1000根至1.2万根之间,纤维线中称为小丝束。交中家掌48K大丝束最大的成全产技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立体仓库 上海石化研发试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被称为“新材料之王”,也被称为“黑黄金”,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部件、轨道交通原材料、车身制造等,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项目卷绕设备 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迄今为止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并掌握。上海石化联合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等,并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2018年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目前,中国石化碳纤维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相关专利274项,授权165项,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 上海石化党委书记万涛在中交仪式上说,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原丝及碳纤维的单线产能,有力降低碳纤维生产成本,改善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T-Mobile正在网络运营和工程部门裁员
- 又一家高瓴系创新药企拟赴科创板上市!与百济神州“气质”相近 在售新药直接对垒
- 重庆市公安局原一级巡视员姚昌序接受审查调查
- 来吧,年薪百万不是梦!17家券商总薪酬超千亿,中金人均年薪近100万
- 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 暴雷声中,有头部房企被曝将裁员,也有“小笋”房企正在破土...
- 表彰全名单,来了!
- 真假元宇宙:一边生猛,一边清醒,一边战栗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 越秀地产拟收购广州琶洲南TOD项目49%权益,TOD战略模式进一步深化
- 景顺长城:稳增长举措持续落地 二季度或见盈利拐点
- 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倪贤孟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 日均新增2.22万例,为何疫情居高不下?低风险区怎样防控?医院发生疫情是否封控?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 政坛老炮走了……曾预测俄乌冲突,称美元“肮脏的垃圾”
- 通用本田为“电”结盟,电动汽车会催生新的联盟吗?
- 腾讯两位高管2021年年薪降幅超24%:马化腾2021年年薪4414万
- 【追踪】安阳厂房火灾事故已致38死2伤,2个月前厂区曾组织消防检查
- 世界黄金协会:3月全球黄金ETF净流入187.3吨 总资产规模激增至近历史高点
- 德国总理朔尔茨:需要借助4个月过渡期来禁止俄罗斯煤炭进口
- 和G7盟国保持步调一致!日本计划逐步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煤炭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