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泰基金:美联储9月加息75bp符合预期,明年紧缩预期难松!

国泰基金:美联储9月加息75bp符合预期,明年紧缩预期难松

时间:2025-07-07 09:35:16 来源:替天行道网 作者:时尚 阅读:492次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国泰美联储召开了9月FOMC会议,基金加息紧缩以一致同意的美联明年投票结果上调基准利率75bp至3.00-3.25%,符合市场预期。储月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2年末利率中枢达到4.4%。符合会议结果公布后美股涨幅一度转涨,预期预期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布会上态度偏鹰,难松弱化了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国泰可能性,道指、基金加息紧缩纳指和标普500分别收跌1.7%、美联明年1.8%和1.7%,储月VIX恐慌指数剧烈波动并收于7月以来高位的符合27.99;美元指数升破111;美十年期国债利率下降3bp至3.52%,但2年/10年国债利率逆差走阔至52.3bp,预期预期3月/10年期国债利率利差小幅收窄至23.3bp;COMEX期金上涨0.2%至1679.1美元。难松对此,国泰我们有如下快评:

本次FOMC会议值得关注的要点:

相比7月声明的主要措辞变化。

仅小幅修改,将对经济的表述从“最近的消费支出和生产指标已走软,但就业近几月保持稳健”改为“近几月经济指标指向消费、生产和就业均保持温和增长”。

22年底利率中枢4.4%,23年内难转松。

FOMC点阵图预测显示,19位美联储官员中,18位认为22年利率中枢为4%以上(6月为0人),但对年内加息幅度是100还是125bp有所分歧。2023年为4.6%(6月时为3.75%),略高于市场预期的终点利率4.5%。2024年为3.9%(6月时为3.4%)。长期利率中枢基本维持在2.5%。

继续全面下调经济预测,通胀续升、GDP和就业再降。

相较6月预测,美联储将22-23年核心PCE通胀预测中位数分别从4.3%、2.7%上调至4.5%、3.1%,2024年维持2.3%不变,长期通胀预期不变。22-24年GDP增速从6月时的1.7%、1.7%和1.9%分别下调至0.2%、1.2%和1.7%。22-24年失业率也从3.7%、3.9%和4.1%上调至3.8%、4.4%和4.4%。

抗通胀仍需持续加息,弱化软着陆可能性。

发布会上鲍威尔针对如下要点给出答复:

1.加息:持续加息是合适的。为了恢复价格稳定需要保持限制性利率一段时间,美联储加息幅度取决于未来的经济数据,未来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步伐是合适的。

2.经济:不清楚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是多大。希望能在减少经济阵痛的同时使得通胀下降,但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方法。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相当紧俏,仍然缺乏供需平衡关系,就业市场非常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上的软着陆。

3.通胀:坚决致力于降低通货膨胀,并使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物价稳定是基石,没有物价稳定,经济就不能运转。

4.地产:美国全国范围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段火热时期,可能需要经历一次修正后才能更好地恢复平衡。

对资本市场影响:

加息预测相对充分,衰退预期引发市场担忧。

本次会议结果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在声明后也一度上涨,从紧缩预期来看市场定价相对充分。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11月加息75bp的概率从此前的76%小幅升至78%,本轮加息高点预计利率预测从4.60%小幅升至4.62%(均在23年5月);24年利率中枢从4.23%小幅升至4.24%。然而,鲍威尔对于经济软着陆的不确定性表述引发了市场悲观情绪,市场在发布会后大幅转跌,体现衰退预期的2年期/10年期期限利差倒挂已达到2000年以来最大水平。反应到美股上,6月中旬以来大盘指数标普500的 22-23年盈利增速预测从10.6%和10%分别下修至8.0%和8.4%,尽管市场对盈利下行有所定价,但仅为轻度衰退的预期情形;若出现基准预期之外的更加激进的加息预期,或供给冲击再现,则可能引发盈利端更大的深度调整。估值端来看,标普500市盈率(18.6x)尽管近期已有所回落,但仍仅略低于过去十年均值。在经济下行、政策难松的大背景下,仍不具备深厚的安全垫,故短期波动再所难免。

通胀预期现见顶迹象,长期美债利率或趋于筑顶。

昨日美十年期国债利率下降主要受通胀预期下降3bp所致,以TIPS衡量的实际利率基本维持不变,体现出鹰派加息路径已被市场较充分地计入预期,而长期通胀预期也出现先于短期通胀预期扭转的迹象。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内通胀黏性仍然较强,但见顶回落的方向维持不变,叠加四季度的高基数效应,预计年底前CPI同比增速回落至6-7%区间仍是基准预测。在此基准情形下,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十年期美债利率若能企稳甚至边际回落,包括美股在内的各类资产或有望获得喘息之机。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全国中小微企业达四千八百万户 “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
  • 当郁亮不再喊“狼来了”: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 现在行业需要信心
  • 马克龙G7峰会提出一个稳油价新方案,美国懵了
  • 深圳机场:6月份以来,单日航班量最高超过800架次
  • 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会长崔世平:将澳门打造成珠西科创核心引擎
  • 助力新毕业大学生安居,北京四个保租房青年公寓试点项目启动登记
  • 高价雪糕被指抢钱:零售商不敢进货,直呼卖不动
  • 中信证券:天津海鹏拟4.9亿美元转让华夏基金10%股权 公司拟放弃优先购买权
推荐内容
  • 如何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国防教育,有哪些举措?中宣部回应
  • 发改委重磅发声!5月经济现边际改善、有能力应对超预期变化,CPI十年年均涨幅仅2%,粮食安全目标完全可实现
  • 立陶宛:可能是俄罗斯干的
  • 伊朗阿根廷已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外交部回应
  • 罢工再度来袭 英国石油暂停重启欧洲最大炼油厂计划
  • 成品油价年内第二次下调!28日24时起汽油价格每吨降低320元,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约1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