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2022全球科技企业裁员形势图,大厂仍是赢家!!

2022全球科技企业裁员形势图,大厂仍是赢家!

时间:2025-07-07 03:26:19 来源:替天行道网 作者:百科 阅读:565次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全球企业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来源:新智元报道 

编辑:David 拉燕 好困

疫情凶猛,小厂裁员,科技大厂缩招。裁员厂仍过去两年半,形势全球科技初创公司共裁掉12.5万人,全球企业靠着同行衬托,科技大厂又成了香饽饽和‘避风港’了。裁员厂仍

有句话怎么说的形势来着,人生就像坐过山车。全球企业

生活由起起伏伏交织不停,科技缓慢前行。裁员厂仍

这话拿来形容很多初创公司的形势发展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从一开始高到天上去的全球企业估值,雄伟的科技招聘计划,野心勃勃的裁员厂仍扩张蓝图,到如今迫于现实压力,不得不放缓招聘,甚至还要大规模裁员的境地,可太像坐过山车了。

互联网的泡沫再次爆发了。而这一次,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救我们于水深火热。各大公司只能在疫情的环境下被裹挟着后退。

公司的创始人和投资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经济下滑做准备——甚至是可能出现经济衰退。

过去一个月以来全球科技初创公司的裁员,圆圈大小代表裁员人数

疫情凶猛:小厂裁员,大厂缩招

就在上周,创业孵化器公司Y Combinator给他们的投资组合创始人发了封邮件,里面提到了‘要为最坏的情况做打算’这种话。

邮件中表示,经济低迷会大概率影响到跨国公司、资产持有多的公司、利润较低的公司、硬技术公司,以及其它前期投入多,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盈利的公司。

最可怕的是,并不是只有处于创业早期的公司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科技巨头公司同样有此一劫。从Meta、Salesforce再到Netflix等等,大家都一样。

这些大科技公司近期也都各自宣布了紧缩招聘的计划,目的都是控制成本。可以说,大环境很不乐观。来自通胀的压力,股市下跌的压力,利率抬高的压力......数不胜数。

微软、Snap等公司没有官宣的裁员计划,但是在第一季度的不佳表现后,也都放缓了各自的招聘。

而以科技股为主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从年初开始都已经跌了20%了。

专门追踪企业裁员信息的 Layoffs.fyi记录了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有60家科技公司裁员,裁员人数超过16000人。

下面是一些科技巨头和大公司近来关于裁员和招聘冻结的表态。

微软

微软放缓了其Windows、Office和Teams软件团队的招聘。不过只是针对这些正在扩张的团队。

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随着新财年的到来,微软正在‘确保正确的资源与正确的机会保持一致’。

英伟达

英伟达在其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放缓招聘。英伟达表示,此举是 ‘在通货膨胀持续的情况下,要将预算集中在照顾现有员工上’。

Meta

Meta可能是宣布冻结某些职位招聘的最大的公司,因为它在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努力控制其支出。

不过,扎克伯格在一次内部全员会议上向员工保证,公司没有大的裁员计划。因为裁员将打击 ‘整个公司的几乎每一个团队’。

推特

推特的首席执行官Parag Agrawal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将冻结招聘并缩减开支。

Agrawal表示,公司在努力实现受众和收入增长目标后做出了这些决定,目前在与马斯克的收购交易中,内部正面临着一些‘动荡’。

前不久,两位关键领导人Kayvon Beykpour和Bruce Falck离开了公司。

Netflix

4月下旬,Netflix首先已经裁掉了一些旗下娱乐网站Tudum的一些记者。几周后又裁掉了150名员工。

Netflix第一季度收益报告并不好看,首席财务官Spencer Neumann表示,公司将缩减一些开支以控制成本。

Lyft

在经历了此前的大规模裁员后,Lyft正在放缓招聘,以专注于关键的角色。

总裁John Zimmer在一份备忘录中告诉员工,公司将削减成本,以应对‘经济放缓和投资者情绪的巨大变化’。

Snap

在努力达到收益预期后,Snap宣布它将在今年年底前的招聘中踩刹车。首席执行官Evan Spiegel否认了裁员和招聘冻结。

Snap指出放缓的几个原因:通货膨胀率上升、利率上升、供应链、俄乌冲突和苹果的新广告跟踪政策。

Uber

根据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发给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Uber正在削减招聘和其他费用,以应对市场的‘剧烈转变’。

Khosrowshahi说,招聘应该被视为一种‘特权’,公司将缩减‘效率最低’的营销和激励成本。

Coinbase

Coinbase首席运营官Emilie Choi在给员工的说明中宣布,公司正在放缓招聘。他表示,此举是为了‘根据最优先的业务目标,重新确定我们的招聘需求’。

Coinbase还指出,市场的低迷是放缓招聘的一个原因。

Salesforce

根据一份内部备忘录,Salesforce放缓了招聘,并削减了其他开支,包括一些公务出差和外派活动。

不过,Salesforce并没有说明削减开支的原因。

Salesforce的股价在过去6个月里已经近乎腰斩。

数据显示,从2020年第一季度至今,全球科技初创公司大概经历了两波裁员高峰,时间跨度上大致与新冠疫情的流行相一致。

在过去的两年半的时间里,仅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全球科技创业公司累计裁员数量已经超过12.5万人,其中交通服务业、餐饮业、旅游业位居前三。

旧金山湾区是美国科技公司总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如果以这里已经进入 IPO阶段企业为考察对象,裁员最多的是Uber。

Uber于2020年5月连续两次大规模裁员,总计人数高达6700人(3700+3000)。

另外,登上这个裁员榜大公司还包括餐饮共享服务商Yelp(裁员1000人)、云计算巨头Salesforce(裁员1000人)、共享汽车公司Lyft(裁员982人)、在线媒体服务商Netflix(裁员175人)、移动支付巨头Paypal(裁员83人)等。

不难发现,这些裁员与新冠疫情的流行关系密切。

在新冠席卷全球的2020年,受影响最大的行业莫过于旅游业和餐饮业,与这两个行业关系密切的Uber、Lyft、Yelp等公司收入压力陡增,搞‘减员增效’自然是难免的事。

大厂依然是赢家

与小公司和创业公司相比,科技巨头们虽然也在紧缩招聘计划,但是基本没有宣布大规模裁员。

在目前科技企业纷纷紧缩招聘、中小企业裁员潮不断的情况下,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以往,创业公司在与巨头的人才争夺战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潜力,往往会为人才提供代表未来的期权、股票。

现在的情况是,全球大环境不稳,越来越多的中小公司面对生存问题,已经不再大谈未来,而是想着怎么活下去,过去面对大公司在人才争夺上的优势已经不在。

即便同样可能会面临裁员危机,但抗风险能力更高的巨头们依然是首选的‘避风港’。

去年年底,谷歌就公布了一项新计划,允许发放几乎任何规模和任何理由的现金奖金。

今年2月,亚马逊宣布将把员工的现金薪酬上限提高一倍。

5月初,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宣布,将把全球范围内择优加薪的预算提高近一倍。

上周,苹果宣布正在为其员工加薪,并计划发放更多现金奖金。

因为在科技行业,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只要能把人才留住,业绩和利润总会有的。

而科技巨头的这些密集动作,其结果可能是,最大的公司会比以前更强大。

此外,对于仍在争夺人才的科技界CEO们说,大形势的低迷并不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蒸发,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

譬如在过去的一年里,身怀热门技能的工人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无论是被裁的、还是自己离职的,只要是有真本事,都会很快在其他公司找到工作。

不管怎么说,大环境向差是已经确定的基调,我们只能在夹缝中竭尽所能的生存下去。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家底’积累的越厚实,如今就能坚持的更久,实现更大的发展。

而从个人来说,无论去哪个公司,底层逻辑还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让自己越来越无可替代。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找到一处世外桃源,能安安稳稳地拿‘月俸’,不受打扰。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保交楼”再迎新政 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 理想汽车业绩不理想,卖一辆亏两万?高瓴资本又跑了?
  • 关停幻核不意味腾讯放弃数字藏品 “国家队”玩家带来新风向?
  • 头部探索18%以内客群!央行“降息”带动消金资金成本创新低
  • 法国公布失业保险改革方案 2023年受益期缩短1/4
  • 现代、LG新能源的印尼电动汽车电芯工厂获7.1亿美元资金
  • 美国民调显示近七成原住民面临严重财务压力
  • 自揭投影仪行业“遮羞布”,极米推新亮度标准,其他厂商能否跟进?
推荐内容
  • 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陈驰退出股东,公司回应
  • 水滴筹再惹争议 被曝最高抽成70% 回应:与公司无关
  • 央行: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
  • 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家务补偿,金钱的社会意义怎样衡量?
  • 我国开展十大主要粮食和畜禽育种攻关
  • 远望3号船奔赴任务海域执行任务 将在海上过中秋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