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称人民币不再被低估
时间:2025-07-06 16:41:57 来源:替天行道网 作者:焦点 阅读:277次
5月1日,美国民币美国知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马丁·凯斯勒和阿温德·苏布拉马尼安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经济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数据进行研究后发表文章称,中国的称人人民币汇率已经不再低估。苏布拉马尼安对本报记者表示,不再被低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来说,美国民币这可能意味着一个重大政策转变。经济
4月30日,称人世界银行公布了利用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测算的不再被低2011年世界199个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开支等数据。 根据这份报告,美国民币以汇率法计算,经济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称人比重为10.4%,而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不再被低则为14.9%。美国民币同时,经济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称人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86.9%,比2005年的43.1%翻了一番。这表明,以购买力平价法度量,中国经济总量正在和美国拉近。世界银行研究的是2011年的数据,而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大大快于美国,据此,一些国外媒体推断中国经济规模现在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凯斯勒和苏布拉马尼安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和购买力平价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我们可以较为确定地说,人民币现在的估值非常公允。”两位经济学家指出,人民币估值的变化或许预示着中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已经终结。 两位经济学家说,购买力平价方法背后的基本思路是:在价格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所谓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根据价格水平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相关关系的假说,给定一国收入水平的情况下,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价格水平和均衡汇率应该是多少。按照这一思路,两位经济学家发现,在2011年,中国人民币汇率仅小幅低估大约1.7%。从2011年至今年3月底,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比美国快13个百分点,这应该转化为人民币升值大约3.2%。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人民币从2011年末至今年3月实际上升值了大约7%。这意味着人民币截止2011年的小幅低估已经被消除。在2014年,人民币汇率已经相当公允。 两位经济学家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判断具有潜在重要历史意义。对中国来说,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或许已经成为过去时。相对价格水平运动及其信号看起来已经发生了变化,资源向出口部门的转移停止,这有助于中国继续推进经济再平衡。 世界银行4月29日公布的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数据引起广泛关注,并被一些研究者使用。但购买力平价法也存在缺陷。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1日的一篇文章指出了用购买力平价(PPP)比较中国和美国GDP的局限性。报道引述《华尔街日报》的分析:“中国不能用PPP货币购买导弹、军舰、iPhone或德国的汽车。中国必须以汇率作为付款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汇率法在比较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时更为重要。”《华盛顿邮报》指出,即便以购买力平价法度量,中国的人均GDP在世界上也仅排名第99位。因此,《华盛顿邮报》得出结论说:美国人不必焦虑,现在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责任编辑:热点)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 ·港股国企概念异动 中铝国际H股一度涨超4成 机构火线解读
- ·私募市场再现“爆款”,宁泉资产担任投顾的产品两周募资近34亿元
-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正式启动
- ·联合国宣布为18国拨款2.5亿美元用于抗击饥荒和应对紧急情况
- ·核酸自采点来了!如何操作?最新通知: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
- ·王毅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共同主持中法战略对话
- ·美联储理事称通胀实在太高,另有高官认为未来还应每次会议加息25基点
- ·上海航运交易所:本周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恢复不及预期,航线运价总体下行
- ·“红通人员”冯卫华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所得没收案一审开庭
- ·开源证券:全面注册制正式开闸 机制改革激发主板转融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