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部署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为期六个月

独家!银保银保监会部署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为期六个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
3月9日,部署不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开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贷款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中介专项治理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认识不法贷款中介乱象的行动严重危害,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牵头的为期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个月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2023年3月15日-2023年9月15日)的银保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通知》要求,部署不法各银保监局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排查,开展并选取重点机构开展现场督导,贷款指导机构规范与贷款中介机构的中介专项治理合作。对于查实的行动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为期坚持以罚促改。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被查实,但在前期自查中未主动报告的,要对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从重处罚。
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款中介黑名单制度
《通知》提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开展自查,及时主动挖掘并报告不法贷款中介线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强自主获客意识,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提升自主经营能力,严禁主动向贷款中介机构让渡“金融服务”,避免出现贷款中介机构掌控市场主动权、合作业务推高融资成本、风险跨行业传导加剧等问题。
具体要求来看,要切实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排查银行业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是否存在私下勾结贷款中介、向客户推荐贷款中介、放松对贷款中介推荐客户的审贷标准和贷后管理标准等问题。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贷款中介黑名单制度,对诱导、帮助借款人违规申请贷款的中介,纳入合作黑名单。
《通知》表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贷款质效,避免“唯指标论”和粗放式发展。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全面了解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要主动向客户充分揭示经营用途贷款与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期限错配风险,就违规将经营用途信贷资金挪用于购房的法律后果和不利影响进行提示;要严格落实经营用途贷款“三查”管理,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测和用途真实性管理,关注经营用途贷款发放前后借款人提前偿还住房按揭贷款的情形,重点关注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时间较短、受让小微企业股权时间较短等现象;严防内外勾结、诱导借款人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贷款等问题发生。
《通知》还要求,各银保监局要主动与公安司法机关联系,加强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依法依规主动移交查实的违法犯罪线索,推动对不法贷款中介群体等的全面刑事打击;主动就不法贷款中介问题与公安司法机关开展座谈会,就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罪名认定及证据采信等问题主动沟通;主动与网信、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等行政机关加强合作,推动建立合作机制,共享不法贷款中介信息,加强对各类金融活动的监督管理,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各银保监局要主动将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此外,各银保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直销银行应于2023年9月30日前向银保监会上报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总结。各银保监局将本文转发至辖内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及银保监分局,督促做好相关工作。转发文件时要写明联系人、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工作沟通。
有不法贷款中介提供年化利率超过36%的短期垫资服务
除了提出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工作要求之外,《通知》还通报一则涉及20亿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法贷款中介案例。
《通知》披露,前期,某银保监局开展不法贷款中介核查工作,发现丁某某等人的违法犯罪线索,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根据工作安排,银保监会决定对丁某某案相关情况予以通报,并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
经查,丁某某与其关联人(以下简称丁某某等人)存在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并转让等方式帮助他人套取经营贷、提供基于购置房屋和其他资金需求的多种中介服务等违法行为,涉及银行信贷业务超过20亿元。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一是提供经营贷资质包装。丁某某等人共注册87家公司,其中56家公司注册2-16个月后变更股东信息。变更后的股东利用其企业主身份向银行申请经营贷,2018年以来借款达2.2亿元。调阅其中部分贷款资料发现,贷款企业疑似均无实际经营,例如某企业经营地实为贷款中介的电销中心;贷款支付的贸易背景存疑;贷款资金归集到丁某某等人账户。
二是提供受托支付通道。银保监局对信贷资金进行穿透追踪,发现多笔信贷资金在受托支付后流向丁某某个人账户,或直接利用丁某某等人关联账户进行回流。表明借款人为满足大额信贷资金必须受托支付这一要求,由丁某某等人进行贸易背景包装、提供信贷资金通道及回流服务。
三是提供短期垫资服务。借款人出于购房或者偿还高息借款目的,先向丁某某借款,后利用已购房产抵押、经丁某某等人包装申请经营贷,贷款资金受托支付全额流向丁某某个人账户。丁某某扣除前期借款和利息(年化利率一般超过36%)后,再将差额转回借款人。
四是团伙成员申请贷款等形成资金池。对丁某某等人垫资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来自其他客户的还款资金、多个固定合作对象提供的资金,以及包括丁某某本人在内的团伙成员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申请的借款等。
丁某某等人的违法犯罪情况料非个例。据统计,去年年底以来,海南、天津、广西、陕西、辽宁、河北、江西、浙江、厦门等多地银保监局陆续发布违规“转贷”相关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不法中介诱导,认清违规使用经营贷置换房贷可能存在的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在中国,造一台电动汽车难不难?新造车公司说“不难”。先请人编几页制作精良的PPT,创作几句能轻松上热搜的“金句”,再把几百家知名供应商logo贴上背景板,烧钱开几场阵仗宏大的发布会,最后找一家苟延残息2025-07-06
- 到2035年,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用水权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用水权改革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节约安全利用的作用全面发挥。8月31日,据水利部官网消息,近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07-06
- 8月3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91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提醒,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旅游返京、开学返校人员叠加,中秋、国庆“两节”临近,本市“外2025-07-06
- 对于这位企业经营界的教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归纳总结其思想和言论,还将不断产生新的知识产品。90岁的稻盛和夫走完了不凡的一生,留下了30多本书作为企业经营思想和人生经历的结晶。作为京瓷和第二电信K2025-07-06
- 来源:北京商报11月23日,伴随着世界杯比赛的激烈进行,彩电厂商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同样为观众带来了看点,尤其是阿根廷队爆冷负于沙特的比赛,更是让不少球迷错愕不解,至于家中的电视也有受到“池鱼之殃”的可2025-07-06
光伏用胶收入大增,与“宁王”合作通过产品测试,硅宝科技毛利率却大幅下滑
300019.SZ)引起了超两百家机构的关注。2022年1-6月,硅宝科技的营业收入达13.82亿元,同比增长37.03%;净利润1.03亿元,增幅为10.13%;基本每股收益0.2628元。毛利率和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