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资和信托发债额哪个高?房企融资哪家成本更高?
7月房企融资总量继续下降。房企房企 从7月100家典型房企融资情况看,融资融资融资总量已经连续4个月环比减少。和信另外,债额信托单月融资额今年以来首次跌至百亿之下。个高高业内人士指出,家成海外债、本更信托大幅回落是房企房企融资总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融资融资融资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预计在监管部门一直强调的和信“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及各地行业支持性政策影响下,融资环境有望进一步改善。债额 信托降幅明显是个高高融资总量减少主因 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100家典型房企的家成融资总量为522.88亿元,环比减少13.7%,本更同比减少62.9%。房企房企房企融资总量已连续4月持续环比减少。从融资结构来看,境内债权融资429亿元,环比减少18.5%,同比减少33.6%;境外债权融资29亿元,环比增加203.6%,同比减少92.4%;7月资产证券化融资40亿元,环比减少42.8%,同比减少89.4%。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7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881.1亿元,同比下降56.7%,环比下跌3.1%,延续了二季度相对平稳的走势。行业平均利率为3.85%,同比下降1.2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9个百分点。 从融资结构来看,7月信用债规模占比58.9%,海外债占比0.8%,信托融资占比8.5%,ABS融资占比31.8%。具体来看,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同比下降5.6%,环比上升7.2%;海外债融资同比下降98.0%,环比下降74.5%;信托融资同比下降85.5%,环比下降30.4%;ABS融资同比下降51.8%,环比微降1.8%。信用债发行基本稳定,信托降幅较为明显,信托今年以来首次单月融资额跌至百亿之下,仅为84.8亿元。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认为,在海外债融资继续受阻的情况下,信托出现大幅收缩,是融资总额难有突破的主要因素。“近两月持续有房企违约,市场信心仍未修复,非银融资主要依靠境内公开市场,而发行主体以国央企和少量优质民企为主。”他说。 万科发债额最高 (13.23 +2.72%,诊股)成本最低 从企业表现来看,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7月发债量最大的企业是万科,发债总量达到了64亿元,企业共发行了两笔共34亿元的公司债,以及一笔30亿元的绿色中期票据。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也显示,7月万科融资额度最高,合计64亿元,平均融资利率3.1%。 具体来看,典型房企中信用债利率最高的为龙湖,利率为4.1%;最低为招商蛇口发行的一笔13亿元的超短融,利率仅为2.1%。刘水进一步指出,7月信用债同环比变动很小,已经连续三个月发行额环比小幅正向增长,境内债融资已经进入平稳时期,这一渠道基本不再受限。 但从发行主体来看,国央企依然为主力,1-7月发行额占比为87.8%,高于上年同期17个百分点。“虽然5月有5家企业被选定为示范民营房企,前后成功发行多笔信用债,但随后并未有其他民企积极跟进,仅滨江7月发行一笔9.7亿元的短融。”刘水说,同时7月为信用债到期高峰,多家出险企业为7月到期债务申请了展期,展期总额达135.3亿元,占当月到期额的16.6%。民企偿债状况不佳,也拉低了投资人对民企再融资能力的信心。 另外,7月仅有卓越商管发行一笔海外债。海外债展期情况加剧,中指研究院指出,7月通过交换要约重新上市的金额达395.8亿人民币,占今年以来交换要约金额的52.9%。 今年年内尚有1328.9亿元海外债余额,预计海外融资将继续以延长存量债务期限为主,新增融资额难以有所突破。(中投在线)
- 最近发表
-
-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
- 失守3000点,大喊抄底的券商,又咋样了?
- 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TOP10管理面积均值是百强企业的6.2倍
-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图尔克:“中国以自身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 截至二季度末中国保险业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 28省份一季度GDP公布:21省份增速高于全国 江西领跑
- 稳住消费基本盘!国办发文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给予融资支持,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
- 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促进电子烟产业法治化规范化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
- iPhone 15真用USB-C:消息称老供应商倒闭
- 通威股份:一季度净利润51.94亿元 同比增长513%
- 随机阅读
-
- 跳出保理看保理 中银协发布报告就保理业务发展提出两大建议
- 图解|五张图看高位波动中的上海疫情
- 王毅: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各方广泛支持
- 以快制快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 都曾持股德恩精工,弘亚数控、昊志机电实控人被查巧合还是必然?
- 上海有志愿者倒卖香烟日赚一万?公安调查结果来了
- 冯宗宪: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陕西自贸区或成西北外资的“热土”
- 上海金融部门全力落实“23条”
- 第一服务拟收购世纪金源服务8%股份,以配发2.64亿股方式进行
- 保障供应链产业链,3月以来上海海铁联运同比增42%
- 中免总经理:疫情双刃剑下,免税生意怎么做
- SIPRI:2021年全球军费首破2万亿美元,印度军费开支世界第三
- 麦卡锡“上岗”前对华秀强硬,声称将成立“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
- 重磅!国办发文促消费,事关吃的、用的、车子、房子……
- 沪指跌破3000点!李大霄:从容面对,处理好家庭关系
- 六问个人养老金,人社部等4部门权威解读
- 美国加州急于淘汰燃油车,却让电动车反复陷入停电危机中
- 大众汽车:上海工厂逐步复产,长春工厂继续增产
-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到8%
- “千亿顶流”跌落神坛?张坤管理的易方达基金一季报:减仓平安银行
- 搜索
-